lot 104
本拍品需办理特别竞买登记手续齐白石(1864-1957) 烟帆海潮
立轴 水墨纸本
估价(人民币):4,000,000-5,000,000
成交价(人民币):9,200,000
题签:(齐白石题)白石山翁《烟帆海潮》,白石自题。
本幅:望远眼萋迷,愁心感物齐。烟深帆影乱,潮长海山低。客久慈乌意,春来杜宇啼。蒲团无地著,况有太常妻。白石并题。
钤印:木居士、白石翁
尺寸:132.5×62.5cm. 约7.5平尺
出版
《画人·齐白石》157页,(日本)株式会社求龙堂,1967年7月
简介
说明:《烟帆海潮》是齐白石1922至1925年间的山水力作,画面上部是对峙的双峰,右侧还可见一座远山。下方片片帆影聚散不一,横涂的淡墨和竖抹的水痕营造出烟雨迷离的海面,据胡佩衡称,此种描绘雨雾的 方式为齐白石独创。
上世纪二十年代,是齐白石艺术变法的关键阶段,也是他一生中山水画创作最多的时期。其山水造景鲜活,构图奇崛,物象简少,多勾少皴,着色大胆,具有不同流俗的强烈个人风格。但由于不为保守的艺 坛所称许,画家倍感寂寞,三十年代以后便很少再作山水。
1925年,齐白石为“子林”绘《山水十二屏》,这是他山水创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组作品,“把远游印象、写生画稿、前人模式和居北京后的创作经验熔为一炉”,标志其个人艺术风格的成熟。其中,第九屏与本作内容、构图极为相近,题云:“烟深帆影乱,潮长海山低。余旧题《海山烟舫图》五言律中句也”,即本作题诗之颔联。虽不能据以指《海山烟舫图》与本作为一事,但前述第九屏显然是从《烟帆海潮》发展而来。
齐白石对此作之布局、内容颇为自得。1927年,北京举办艺术大会,共展出一千余件中西绘画作品,齐白石参展作品即有同构之作《归帆》,题诗亦同。《晨报》副刊《星期画报》5月22日第85期中对此有大幅报导。编辑点评云:“艺术大会中,西洋画当推克罗多及林(风眠),王(代之),而国画无出齐君右者。此轴洵为杰构。题诗亦妙 。”推究起来,这两幅杰作似应都以此《烟帆海潮》为祖。
画上所题五言律诗,格律工稳,措辞典雅,而语多忧愁。“况有太常妻”用《后汉书·周泽传》典,指夫妻分居;“客久慈乌意”为久客他乡、思念父母之意。对照齐白石之行年,1922年送发妻陈春君回乡,1926年父母双双亡故,可知诗当作于此数年间。因此,本作的上限应在送陈春君回乡的1922年,下限在为“子林”画《山水十二屏》的1925年。
画面上方耸峙的高山笔法粗豪健纵,不与俗同,明显受到石涛影响。石涛是齐白石赞誉最多的画家,诗、跋之多,难以枚举。而齐白石最激赏的,正是石涛自我作古的创作态度,在山水创作上,他时时以石涛为参照,可谓推崇备至。类似于此作双峰的画法也出现在1922年的《万竹山居图》中,甚至到1932年,在其为王瓒绪所作的《山水十二 条屏》之《绿天野屋》中,山峦的笔法、形态也与此别无二致。
在齐白石山水作品中,以横涂的淡墨表现烟云时有出现,亦有类似画稿留存,而以水破墨,纵向表现雨丝的方式则不多见。他曾自题山水云:“山外楼台云外峰,匠家千古此雷同。卅年删尽雷同法,赢得同侪骂此翁。”幸好,“赢得同侪骂”的历史已烟消云散,如今面对齐 白石富有创造力的山水画面,唯有对“删尽雷同法”的无限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