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九游会j9官网ag登录入口

2014 秋季拍卖会 中国油画雕塑

11月20日 下午4点
北京昆仑饭店


本公司不再对禁止出境拍品标注“*”,由买受人自行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文物出境审核手续。 所有成交价均已包含15%买家佣金。

lot 861

林风眠  竹居

估价(人民币):2,800,000-3,500,000

成交价(人民币):4,945,000

年代: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

签名:签名:林风眠
钤印:林风瞑印

材质:纸本 彩墨

尺寸:67×69.5 cm.

来源

冯叶女士收藏

展览

“世纪先驱:林风眠艺术展”,2007年4月4日至6月3日,香港艺术馆

出版

《世纪先驱:林风眠艺术展》,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2007年3月,第135页

简介

说明:饱含深情的视觉回忆录
林风眠喜欢看风景,并随时积累创作素材,他曾说 : “也许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山村里,对大自然的热爱,成为一种习惯,不管到什么地方去旅行,……不管怎样的景色,也许看起来是最平淡的东西,……我永远不会感到厌倦。……由于这种习惯,也许就因此丰富了我对一切事物和自然形象的积聚,这些也就成为我画风景画主要的源泉。” ① 相较于对景写生,他更喜欢凭记忆作画,不同时期所见的风景,经过时间的沉淀,方将印象提炼,呈现于纸端。
他不同时期的风景画,都以收集的某一特定素材为主题,例如1960年代的秋景系列主要来自1953年的太平山之行,着力表现层林尽染,秋叶或金黄或橙红,而到晚期的作品,黄山写生的影响开始彰显,重峦叠嶂成为主体,黄叶的意象则销声匿迹。这幅创作于1970年代末与1980年代初期的《竹居》(拍品编号861),却相当特殊,综合了多个时期的素材,黄叶和溪流仍为主体,但山体更为高耸,接近晚期黄山风景的表现手法。甚至还有一些更早期的元素,如画中屋舍是带有飞檐的苏式建筑,应来自杭州时期的写生经验,在以秋景为主题的画作中十分少见。
林风眠作画有一个习惯,喜欢反复挖掘同一题材,不断作组合与试验。晚年定居香港之后,有了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又痛心文革时期被大量毁掉的作品,他凭记忆重画了不少作品,但他并非单纯重复早期题材,而是创造性的复写,进入了又一创作高峰。《竹居》即是晚年艺境翻新,画风更为圆融成熟,具有总结意味的集大成之作。从童年故乡的翠竹溪流到西子湖畔的白墙黛瓦,从天平山的明艳秋景到黄山的峻岭奇峰,仿佛是一部回忆录,汇聚了林风眠一路珍藏的美好记忆和各个时期风景画的元素。
半开放式构图 加强纵深感
林风眠在1950年代的风景作品,即确立了他最显著的图式特点 — 方纸布阵、平远构图。如《风景》(1960年 )的近、中、远景皆横向铺陈,与视点几乎平行。但是晚期的作品,这一构图模式却被打破,如作于1986年的《群山》,前景的两侧赫然出现耸立的山峰,将中景全部环绕其间。由此可见,林风眠在晚期的风景画中有意引入了一种崭新的视角。本幅《竹居》正反映了这种视角的演进过程 : 一方面仍以平远构图为主,另一方面已可见晚期风景构图的雏形。出现在前景右侧的缓坡,打破了前景与中景的横向平行关系,并利用树木环绕的布局,使得中景呈半开放式,而前后呼应的两组院落,更是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感。
色墨兼用 塑造光感
一般人看来难以解决的西方光色传统与中国水墨传统的冲突,在林风眠笔下却能够有机贯通与融合。他在1950年代的秋景作品中,多以墨色渲染远山和天空,利用不同梯度的灰色甚至留白,来表现光的流变,使金色的树林更加耀眼。但是到晚期的作品,他改变策略,开始大胆使用蓝绿色描绘背景中的群山,同时用浓重的墨线勾勒轮廓,以衬托色彩的纯度。在《竹居》中这两种用色法兼而有之,保留了以墨色为主渲染远山的手法,在局部点染蓝、紫和赭石后,又用亮度极高的白粉画出缭绕山间的云雾。而停留在天际的淡紫色薄雾,以及前景溪流里泛起的白色水花,则仿佛是阳光穿透了厚重的云层,将画面上下一并点亮。
林风眠晚年不少作品,喜爱使用不透明的水粉颜料厚涂,一层层叠加覆盖颜色,以体现颜色的厚重感以及复杂的色彩关系。万青力称之为油画画法,谓“这种在吸水的生纸上,用水制不透明的粉色,层层堆厚的画法,是林风眠先生首开风气之先。”《竹居》的枫林、翠竹与草地,以四至五种颜色反复层叠而成,以墨色为底,其上以赭石覆盖,再以橄榄绿、中黄、柠檬黄分层点染,色彩极为响亮华美。树干和树枝则以浓墨和淡墨交替描绘,制造出极富虚实变化的空间。尤其是远景与中景交界处的一排树林,几乎湮没在远山的阴影和岚雾中,但却有效的在中景和远景中开辟了又一层空间,使画面更具深度。
在林风眠的艺术中,风景系列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不仅因为风景是他最喜爱的题材之一,更因为创作的时间跨度非常大,能够充分反映其艺术的演变。这幅《竹居》从整体风貌上看,接近1950年代后期以天平山秋景为原型的作品,但在构图和用色上却已摆脱既成格体,而初见晚期变法端倪,是揭示其风格演进过程的稀有例证,而且细节之丰富也鲜有匹敌,集合了各个时期风景画的经典元素于一幅,可谓代表了林风眠在晚年其个人风格与改造中国传统水墨所达到的新境界。
注释
① 林风眠 : 《抒情·传神与其他》,《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 : 林风眠》,学林出版社,上海,1996年1月,第105页。原文发表于1962年1月5日《文汇报》。

| lot
京icp备号-1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的版权所有 © 2005-2024.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华熙国际中心c座26层 邮编: 100022
电话: (86-10)5887.0808 传真: (86-10)5887.0909 email: info@chengxuan.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