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913
王光乐(b.1976) 寿漆111027
估价(人民币):500,000-600,000
成交价(人民币):713,000
年代:2011年
签名:背签:寿漆111027 布上丙烯 90x90cm 王光乐 2011
材质:布面 丙烯
尺寸:90×90 cm.
展览
“王光乐在台湾”,2011年12月3日至2012年1月1日,索卡艺术中心,台北
出版
《王光乐在台湾》,索卡当代艺术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12月,第32页至第33页
简介
日复一日,向死而生
王光乐的“寿漆”系列
拍品编号 913
2011年底,北京佩斯画廊举办“现实主义之后”大展,展出了西方抽象艺术自产生以来的全历史阶段,包括美国抽象主义画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极简主义艺术家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等大师之作,也包括当时国内最活跃的几位抽象艺术家,年轻的王光乐位列其中。此时,王光乐刚刚完成这幅《寿漆111027》(拍品编号913)不久,在抽象的道路上渐入佳境。王光乐的抽象不只是单纯追求形式,同为参展艺术家的宋冬将王光乐归纳为“抽象现实主义”。从“午后”系列到“水磨石”,再到“寿漆”和“无题”系列,虽然绘画语言逐渐蜕变为对形式纯粹性的探索,但作品内核依旧是现实中的生活体验,这一点,在“寿漆”系列中尤为突出。
“寿漆”系列的创作颇具仪式感,也很富故事性。在王光乐的家乡福建松溪一带,一直保留着一个习俗,老人在活着的时候就要为自己准备棺材,为了避免棺材被风化和虫蛀,老人们都会给棺材刷漆,一年刷一次,来年如果还活着,就再刷一次,直到去世。王光乐采用了同样的方式创作“寿漆”,通过观念化的形式,来凸显创作过程弥散出的时间意识。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王光乐每天都在进行着这项对于家乡老人而言可能是象征生命终点的程序,“我要回家我就可以把那个刷一遍‘寿漆’或者‘无题’,我会把一些很零碎的时间都用上。比如说,我今天可能外头事情很忙,有半小时我也可以工作,刷一遍可能就走开了,可以很随机,有一种生存感。”久而久之,刷“寿漆”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情绪,转而演化成对时间流逝过程的记录。
《寿漆111027》即是其中一幅。画面颜色呈现出少有的低饱和度,似乎在刻意回避颜色的属性,让作品更单纯地指向对时间流逝的表达。王光乐每刷一遍颜料,色块边缘离上下边框就更远一些,逐层递减,致使画面中部成了整个画面最厚实的部分,加上颜料沿边框自然滴落,使作品的立体维度和颜料逐层积累的肌理质感显现出来,增强了作品的雕塑感,也与棺材的意象相互呼应。
王光乐的“寿漆”使时间的消逝成为可见,而可见的作品似乎将观者带入不可见的四维空间与更深刻的生命思考中。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philippe ariès)在著作《面对死亡的人》中指出,在难以正视死亡的古代西方世界,人们“离死愈近愈恋生”,王光乐却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住时间的痕迹,日复一日,向死而生。《br/》“一”与“万物”之间的距离
拍品编号 913-914
“抽象”通常被理解成一种艺术风格,在形式上与“具象”、“写实”形成区隔,在中国当代抽象艺术中,有一种尝试试图超越这种风格层面的认知,走向更具观念性的行为思考:艺术家往往寻找某一动作或形式,不停的、重复的、单调的“劳作”,以类似“机械复制”的方式,来消解个体表现的欲望,从而完成一个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而每一件作品的完成都几乎可以看做一个关于生命体验的观念行为艺术。王光乐的“寿漆”系列和张羽的“指印”系列皆是如此。
在这里,“过程”和“时间”取代了画面形式和审美经验成为艺术家关注的对象。王光乐通过一遍一遍重复涂刷颜料,张羽通过无限机械性地按压指印,来为画面的结局创造更多可能性,其中混杂了对物性(objecthood)与时间性的把握,以及对作品与环境及观众之间关系的控制,呈现出一种对剧场(theatricality)的追求。有趣的是,在二人各自搭建的“剧场”中,都有明确的图式演变线索:王光乐的“寿漆”以家乡传统的仪式性行为为母题,张羽的“指印”则指向旧式文化现象中“契约”概念,两者都是已经濒临消亡的古老文明习俗,二人关注到这一主题并非只是巧合,而是渗透着对传统文明的发问,其中暗含的人文关怀不言而喻。
在王光乐和张羽作品中,“一”与“万物”之间,隔着无限“生命体验”的距离,既包含着文化反思的内核,又最终超越了形式与观念,呈现出可视的行为痕迹,留给观者以冥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