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诚轩2006秋拍油画雕塑专场共计推出120余件拍品,保持上一季春拍的拍品数量和拍品遴选的标准,为收藏家提供了不少难得一见的重要作品。
本场最受瞩目的作品之一是曾梵志尺幅巨大的《我们系列•自画像》曾参加过上海美术馆的个人回顾展览,也是他“我们系列”的作品首现拍场,。这幅自画像裁取人脸的局部,放大到整个画面,布满规律但充满速度感和激情的螺旋形笔触。这件作品在曾梵志的艺术生涯中有着特殊意义,标志了曾梵志告别长达七年的“面具系列”创作后的新转变和突破,由此成功地实现了其艺术转型。
刘野的《战舰的肖像》,尺寸比例极为特别,为60 x 360 cm.的细长形横式构图,专为表现战舰而特意订制。在刘野1994年至2000年之间的作品里,战舰曾作为画面背景出现。从2000年后战舰消失,他不再画这种题材。这幅创作于1998年的《战舰的肖像》是刘野以战舰为主体的唯一一件作品,他对战舰的痴迷源于童年时看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阿芙乐尔巡洋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艘长长的战舰再现了刘野儿时的偶像,充满了英雄气概和悲剧感,炸开的七彩烟云像花朵一样绽放,显得壮丽而忧郁。
“艺术家笔下的艺术家”专题内的四幅油画,皆是90年代艺术家为艺术家朋友画的肖像:忻海洲的《周春芽与瓦尔多的寻找》颇具个人风格,以寻找瓦尔多的意象隐喻当代人精神世界的迷失;周春芽的《朋友篇•何多苓》可以说画的是三位诗人肖像,表现了何多苓和著名的女诗人翟永明、唐丹鸿。熟悉何多苓的朋友都知道,他除了在油画界负有盛名外,在古典音乐和诗歌文学方面也极富学养。周春芽以轻松的笔触表现了一场无拘无束的聚会;另外当时周春芽和何多苓是住楼上楼下的邻居,非常好的朋友,两家人也相处融洽,《朋友篇•小翟和张曦》描绘的是何多苓的前妻翟永明和周春芽自己的前妻张曦。张曦也画些油画,颇有才情;郭润文和邓箭今相交多年,曾共享同一个画室,在郭润文眼里邓箭今是中国当代艺术极具个性的艺术家,《画家的空间》以细腻写实的技法与象征隐喻的语汇表现了画室里的邓箭今。
新生代画家领军人物刘小东和喻红夫妇,有意地摆脱政治和社会观念,着意刻画日常生活中最庸常、平淡甚至有些许无聊的场景,在一种淡淡的荒诞与幽默中,隐藏着对当下精神状态的困惑和无奈。刘小东的《车》创作于1999年,描绘了在室内的一个赤膊男子与宝马汽车,曾分别参加2000年刘小东在美国和北京的个展,是其重要代表性作品。《没办法之九》和睡眠系列的《母与子》用笔轻松率性,描绘了他的女儿和家人。喻红的《日常生活•我在脱衣》以个人生活甚至非常私人的视觉空间,营造个人化的叙事氛围。
人体一直是西方艺术的经典题材,中国当代艺术又是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来处理人体呢?周春芽被普遍认为是具备了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诚轩这次选择了他的两件人体作品,以“从禁锢到狂野”的专题形式呈现:一件是1992年周春芽的《与人体连在一起的石头》,另一件是1998年的《红人》。对于周春芽常见山石系列作品里的单一石头形态而言,前者显得十分少见,周春芽从山石的结构和肌理里发现了人体的存在,人体与石头结合,形体节奏的起伏跌宕颇令人玩味;《红人》是周春芽一段情感经历的自传,血脉贲张的红色人体交织,体现了人最本质真实的状态。包括这件作品在内周春芽共画了三幅“红人”并参加美国一个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联展。
吴冠中发现了江南水乡白墙黑瓦那抽象单纯的美,而他的学生王怀庆更是走进传统的木结构房屋和木结构家具内部。诚轩此次秋拍的拍品《对话有声》作于1992年,古典家具的简洁洗练与抽象的设计元素和谐共存,是王怀庆早期确立这一风格的代表作。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中国艺术5000年》大展,策展方曾计划选用此件《对话有声》,后经几番考虑才选另一较大尺幅的《夜宴图之一》。
罗中立作于1992年的《夕阳》,人物朴实稚拙,带有样式主义的夸张和变形。
今年是秦宣夫诞辰一百周年,诚轩推出两件拍品以纪念这位中国早期油画史杰出的油画家和教育家:40年代的《重庆雪》风景,显示了秦宣夫对融合西方抽象的表现手法和中国写意精神所做出的尝试,对阴霾天气的摹写,更像是一种心理体验的外化,具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另一幅作于50年代的《美人蕉》,曾参加江苏省1954年美术展览会,用色浓烈,娇美动人。颜文梁的《渔舟唱晚》(53×73 cm.)尺幅颇大,乃晚年作品较大一幅。文革期间颜文梁也受批斗之苦,连续两次被勒令从上海前往杭州受审。结束这场无妄之灾后,70年代初,已逾八十高龄的颜文梁画下了这幅《渔舟唱晚》,以热烈的情感描绘了心目中的伊甸园,表达了一个老人对人生美好的想象和向往。另外两张《外滩》和《中山公园》皆作于60年代。《井冈山大井》(73×100 cm.)是周碧初少见的大尺寸作品,以繁复多变的笔触,缤纷跃动的色点,将“点彩派”的技巧有机的融入到个人风格中。此外吴冠中、余本、胡善余、朱膺、林达川也都有精彩作品参拍。